圆腹艾蛛

Cyclosa vallata   Keyserling
   

  106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雌蛛体长3.30—4.00。体长4.00者,头胸部长1.50,宽1.20;腹部长2.60,宽2.20。背甲深褐色,颈沟深,头区与胸区皆隆起,放射沟不明显,中窝横向,胸甲深褐色,螯肢红褐色,颚叶、下唇红褐色。步足黄褐色,腿节至后跗节的各节远端红褐色,少刺。腹部球形,背面无角状突起,黄色,前缘黑褐色,心脏斑不甚明显,其两侧有不规则斑纹。中、后部有黑褐色山形纹和横纹位于叶状斑位置。两侧为不规则黑褐斑。腹面正中黑褐色,两侧黄白色,中央有一对黄色圆斑。纺器灰褐色,两侧有黄斑两对,后缘有一个。外雌器椭圆形,垂体为一宽短的半透明薄片,舌状,无环纹,宽度约为1/2外雌器宽度。
雄蛛体长2.30—3.00,体色较雌蛛略淡,斑纹相同,触肢器结构与角腹艾蛛C.mul-meinensis相似。插入器细长,触肢后侧观时中突似一仰卧的鸟,但其中部突起,似锥状,与后者中部突起为方形片状不同。


大小

雌蛛体长3.30—4.00。体长4.00者,头胸部长1.50,宽1.20;腹部长2.60,宽2.20。 雄蛛体长2.30—3.00。

生境信息

本种结水平圆网,常将食物残渣构成球珠状小颗粒,并串连成一条。多见于高山,如安徽齐云山,江西庐山,福建武夷山等。

国内分布
标本信息

观察标本:1♀,安徽齐云山牯牛降,7月13日,汪林采;4♀♀,江西庐山,1987年6月10日,王家福采;4♀♀,湖南浏阳,1985年8月,6♀♀,湖南城步、汀坪,1982年8月2日,王家福、张永靖采;70♀♀23♂♂,福建武夷山三港,1986年7月16—27日,张永靖、王家福、谢莉萍、尹长民、肖小芹采;1♀,云南勐腊,1979年3月,王家福采。